欢迎光临小九直播回放的网站! 关于我们 | > 小九直播回放 | > 小九直播在线观看 | > 生产设备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 >

小九直播回放-有一手生产加工、定做多种聚乙烯板材

多种链条导轨、PP板、聚乙烯板材、尼龙制品等产品
小九直播回放 服务电话 13395343281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0534-5545888

传真:0534-5545888

手机:13395343281

邮箱:sdjths@163.com

地址: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56号

“玄天九变”--解读线 中 (组图)


来源:小九直播回放    发布时间:2024-01-19 16:37:27

  这一合同不但是俄罗斯与印度长期军事关系的延续,也是IAPO与印度空军和印度航空制造业长达几十年合作伙伴关系的延续。在苏-30MKI之前,印度空军大量装备的米格-23M截击机和米格-27攻击机就是由IAPO生产的,在八十年代IAPO曾负责帮助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dustan Aeronautics imited)在纳西克的工厂组建米格-27的生产线的大修线。可以说IAPO是印度空中力量现代化和航空工业现代化的主要合作者之一。

  这也是印度空军第一次拥有这样规模的大型战斗机,在此之前印度曾进口过的8架米格-25R/U是作为战略侦察机使用,并未购买战斗机型装备防空中队使用。在苏-30MKI之后,印度空军获得了对宿敌巴基斯坦的绝对空中优势。

  早在1990年两架参加新加坡航展的苏-27飞机就顺道访问过新德里并为印度空军的将领们进行过飞行表演,同一时期与其竞争的主要是法国的幻影2000—5。1994年考尔空军元帅率领印度空军代表团访问俄罗斯的时候,除了洽谈采购新的一批米格-29之外还就引进苏-30MK战斗轰炸机进行了小范围磋商。印度空军希望用苏-30MK取代日益陈旧的米格-27攻击机。因为卢布-卢比付款模式的崩溃,俄罗斯要求印度方面用美元支付其军火款项。

  1996年装置推力矢量发动机和相控阵雷达的苏-37多用途战斗机出现在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俄国人建议用苏-37使用的推力矢量喷管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改装苏-30,俄罗斯人说这种苏-30MKI将是未来25年内最强大的战斗轰炸机,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F-22的第四代半+飞机。被这一花言巧语搞得心花怒放的新德里马上就接受了莫斯科的建议,甚至在没看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匆忙签署了协议。当时还有一种说法,莫斯科私下表示印度的北方邻国已经在探讨采购同类型飞机的问题,如果新德里不加快动作外国军事订购人将成为该机的买主。所有这些迫使印度代表团签署了采购协议,为这一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型号支付了数亿美元的订金。

  多年后因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I问题百出而爆出考尔元帅接受了俄国人150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数十万美金钻石的巨额贪污丑闻,这位元帅大人也因此被革除军籍赶出了空军(这或许也是他们家族的传统)。

  印度空军从1997年开始接收第一批飞机,按照合同印度在最初的几年将得到的是基本型的苏-30K,然后逐步提升至苏-30MKI的标准。有意思的是在第一次签署的合同文本中居然没有提及相应配套的武器系统,这或许是因为印度人考虑到最初获得的苏-30K根本不具备发确制导空地武器和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能力,所以干脆就省了。

  1997年春第一批8架苏-30K由安-124军用运输机分4次运抵印度,于同年7月11日在印度空军浦那基地进行了验收。这些飞机被用于装备1962年2月16日成立的第24“鹰”中队(该中队的队训为“不胜不归”,飞机的机号为SB001至SB008。“鹰”中队于1999年11月接收了第二批10架苏-30K型机,机号为SB009至SB018,第二批飞机具有一定限度的精确打击能力,原先是为印尼制造的,后因订货被取消而被转给印度。

  自“鹰”中队装备苏-30之后,有关飞机和其质量的负面报道一直不断。在使用的过程中印度空军官员发现第一批苏-30K中有几架根本就是原先为俄罗斯空军生产的苏-27UB,因为俄空军没钱买单而一直停放在IAPO。早先IAPO曾经想把这些飞机卖给外国军事订购人被拒绝,在和印度签订合同后这些换上新编号的飞机就被送到印度来充数。在平均飞行700小时后,印度技术人员发现所有8架战机的发动机叶片都出现裂痕,迫使印度空军不得不在当年9月将其全部停飞。这是印度空军首次停飞苏-30战斗机,也是这个型号的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印度空军官员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乌法发动机生产厂(Ufa)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保修期已过。

  发动机故障率非常高。飞机平均飞行300小时后发动机就会出现大故障,害得地勤人员只能不时进行大修。印度方面抱怨说,俄方提供的这批发动机有故障,可能会在俄方担保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未到期之前就报废,另外在飞机加速飞行状态和垂直爬升状态中有机身滚动现象。俄方则强烈反驳这种指责,称在正常条件下,在担保寿命期内发动机不会提前报废,也不会导致飞行中各种故障现象的发生、俄方调查组认为,出现以上问题不仅是因为南亚地区的于旱炎热天气,还因为印军飞行员使用该型飞机训练时强度太高,还频繁在训练中演练垂直爬升以及“空中眼镜蛇”动作。更重要的是,印度空军的地勤维护工作不到位,在使用维护发动机时比较“粗暴”,使发动机寿命降低。

  对此印度空军参谋长克里希纳斯瓦米将军简直忿忿不平,“不是说我们的飞行员缺乏训练而没办法掌握苏-30吗?现在又说我们的训练强度过高而把飞机搞坏了!看来苏-30MKI只有待在机库里才最保险!”另外,对俄罗斯人关于地勤维护的说法印度军方也深不以为然,他们指出与苏-30MKI同样精密的幻影2000已经在印度空军部队中服役多年,却从未出现这些问题。

  印度人还抱怨说,这些苏-30K飞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能力不够。1999年3月,在印度空军举行的“空中力量”演习中,苏-30K的机载雷达虽然看得远,但却看不清,在演习中曾多次“击毁”己方飞机。印度空军司令部不得不下令苏-30的飞行员在依靠肉眼识别目标之前不允许开火,这直接引发了在同年11月的边界冲突中参战的苏-30听任巴基斯坦的F-7P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忍无可忍的印度空军拒绝再接收“半成品”飞机,并威胁将取消整个苏-30MKI项目。俄罗斯方面则反驳说项目进度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拨款速度停滞不前,IAPO没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苏-30MKI的研制和试飞工作。从供货方来说,俄方是没有一点理由遭到指责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小插曲,上世纪八十年代克里姆林宫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以极其优厚的条件向印度提供所需的军事技术装备。这中间还包括向即度空军提供了米格-23/27攻击机和全套的生产线,而付款条件是按照“卢布-卢比”的模式进行的,且付款期限长达17年。苏联解体后,卢布比率狂跌造成卢布-卢比结算模式的崩溃。这之后就没有收到即方的后续款,俄方估计印度借此赖掉了所欠的70亿美元军火债务。所以莫斯科认为印方所提供经费中的一部分理所应当被视为以前的欠款,不过印度人却不这么看。新德里认为卢布-卢比模式崩溃造成付款困难的责任在俄方而不在印方,而且俄罗斯撕毁了前苏联时期签署的协议,不再按照友好价格和条件提供后备零件的行为实在有背信弃义之嫌。

  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终无法全部完成,俄方不会退还研制经费,如果印度拒绝购买俄飞机,俄将立即废除生产许可授权。此外IAPO还威胁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发展经费研制出来的新技术装置在苏-30KN上出售给印度的北方邻国,该国也是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在此之前印度人在和俄罗斯签定的合同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苏-30MKI型飞机和该机的技术装备不得出售给这些国家。

  在经过一系列的讨价还价之后,印俄双方对协议进行了修改。规定在交付了18架飞机之后,其余32架飞机将在苏-30MKI研制成功后再交付给印度空军。前面的18架飞机将在2004年底送回IAPO提升至苏-30MKI的水平。另外在达成协议的同时,印度开始与法国接触商讨购买126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具有经常使用法制飞机经验的印度空军认为,幻影飞机的可靠性或许要比苏-30MKI高一些。

  印空军第20战斗机“闪电”中队于2002年10月28日在普那的洛黑加恩空军基地接收了10架苏-30MKI型战机,成为印空军第一个苏-30MKI战斗机中队。“闪电”中队于1956年1月1 日成立(中队的队训为“快速和猛烈”),中队的机徽是鹰和三道闪电,指挥官为贾姆瓦尔中校。

  这些线MKI也被证明是不太可靠的,这种比较适应俄罗斯干燥寒冷气候的飞机在印度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的故障率简直高得惊人!飞机累计飞行时间不到120小时就必须回厂大修,刚刚换上的发动机叶片很快就发生破损。Ufa的专家觉得,之所以在AL—31FP发动机的叶片上发现裂痕是由于飞机在起飞或者是降落的时候发动机进气口吸入了异物,例如石子等造成的。问题就出在印度空军糟糕的机场环境和不称职的管理。但是这些发动机目前还是能够正常的使用的。

  印度空军对此大为恼火,他们指出同样在这些机场使用的米格或幻影飞机 没再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而且无论IAPO或是Ufa都没有向印方交付维修这种损伤的特殊工艺设备。另外让飞行员驾驶着发动机叶片上有裂痕的飞机执行训练和战斗任务简直是拿他们的生命在开一个“血淋淋”的玩笑!

  不过经过前一阵折腾的印度人不愿也不敢再和俄罗斯人较真,情愿等供应商找出问题所在。IAPO和Ufa也进一步表示将同印度空军保持紧密合作,而且他们已发现了导致发动机出现这样一种问题的原因,并已经向印度的专家提议为战机发动机的进气口加装保护设施。除此之外,他们已研究出所需要的特别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而且一些特别的工具已经提供给了印度空军。

  苏-30MKI上装置的法制航空电子系统与俄制平台的匹配问题也反映出来,在飞机起降后发现法制液晶显示器的表面出现结雾现象,地勤人员往往要费很大力气才可能正真的保证飞机处于“干爽”状态。“闪电”中队的地勤人员称自己为全印度最无奈的美容师。不过这一情况未出现在印度空军最新引进的同样装置有液晶显示器的幻影2000上。

  另外,作为战斗轰炸机的苏-30MKI到今天也没有装置任何精密制导空地武器的迹象,在苏-30K和苏-30MKI上装置的是R—73红外格斗空空导弹和R—77中程空空导弹,还有一些照片显示飞机被挂上无控火箭弹和常规炸弹,这使西方观察家感到迷惑不解,到底印度空军是把苏-30MKI作为空优战机还是当作真正的战斗轰炸机使用?俄罗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或许是我们的印度朋友在采购飞机的同时忘记了给武器买单,又或许是他们忘了飞机还有这一能力,反正这种事情我们并非第一次遇到”!

  最令印度方面感到恼火的是,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TVC)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虽然装置有推力矢量喷管的苏-30MKI能够做出“弗罗洛夫酒盅”这样的超机动动作,但印度人在感到欢欣鼓舞的间时却发现了另一大问题。俄国人曾声称AL—31FP上使用的这种喷管的寿命是250小时,并将最终延长到500小时。而实际上这一相当复杂的技术并未达到可大量使用状态,一般在使用20多个小时后就必须更换,而且极易出故障。对于印度方面的抱怨俄罗斯人的解释是任何新技术在使用初期都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俄方还要求印方提供更多的资金,以用于矢量喷管的完善工作。

  进入2000年以后,外国军事订购人加强了与印度相邻地区的军力建设。其苏-27战机和苏-30MKK战斗轰炸机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屋脊的上空。印度军方对于穿透力强大的苏-30MKK尽量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尽管苏-30MKK拥有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更大的载弹量和苏-30MKI完全没有办法相比的完好出勤率。另外宿敌巴基斯坦在该国帮助下正全方面推进三军现代化,“雷电”式多用途前线战斗机和更为先进的空中优势战斗机将在最近的将来装备其空军。这将打破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形成的“数量+质量”的双优局面。

  可是国产的LCA战机计划的裹足不前使这一努力受一定的影响。无可奈何的印度人意识到加快苏-30MKI的装备速度似乎是唯一的解决之法。2003年4月16日于普那空军基地恢复了第30战斗机“水牛”中队的番号,该中队装备了俄罗斯最新交付的12架苏-30MKI型战机,中队指挥官为辛格空军中校。该中队原来装备米格-21FL战斗机,成立于1969年11月1日(中队的队训为“无比勇敢”)。

  不过就在“水牛”中队装备该机不到一个月后,该中队和“闪电”中队的苏-30MKI飞机因为质量原因而全部停飞。这是苏-30MKI飞机自装备印度空军以来第二次因质量上的问题停飞,也是全世界内这一型号飞机的第二次停飞。到本文截稿为止,印度空军所有的苏-30MKI飞机依然没有恢复飞行的消息。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在印度本土生产苏-30MKI的计划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IAPO在过去的几年间向HAL派出协调小组,以协助印方到2004年生产出首架苏-30MKI飞机。HAL官员表示,俄罗斯小组向印方提供了技术细节和飞机图纸,生产进度被要求加快,要求在今后10年间制造140架苏-30MKI,而非原先计划中提出的14年期限。印度空军希望用190架苏-30MKI编成9至10个中队,除部署在新德里及重要战略方向外,还将部署在孟买、加尔各答、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以担负对巴、对华机动作战任务和保卫安达曼海域及印度洋领空任务。印度海军也将装备相应数量的苏-30MKI。

  IAPO向HAL在孟买附近的纳西克工厂生产苏-30MKI的车间提供装配线设备和仪表系统。整个生产设施在2004年初完工。今年6月首批两套用于许可证组装苏-30MKI战斗机的组装部件已经运到纳西克,并将由HAL自行组装。按计划,第一阶段将使用俄罗斯的配件进行组装。从2007年开始,印度专家将自行建造和组装苏-30MKI战机。另外这个军售合同中还包括六个小的同,包括向印提供技术装备、提供用于许可证生产的技术文件、俄专家前往印度进行技术协调和咨询、在俄为印培训专家、改造生产苏-30MKI战机的企业和简化生产技术进程。

  参与许可生产苏-30MKI战机的共有5家印度工厂,它们分别是:位于纳西克的总装厂,它将负责整个飞机的组装和生产任务,最终以每年14架的速度生产飞机。位于克勒格布尔的发动机制造厂将负责按照许可证生产AL—31FP发动机,该厂也将负责AL-31FP发动机的大修工作。AL—31FP将是第一种由印度自行生产的涡轮凤扇发动机。在此之前曾经计划在该厂生

  产米格-29战斗机使用的RD-33,但人果而终。位于海德拉巴的电子科技类产品生产厂将负责“雪豹”(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的生产,而位于克尔瓦的航空产品生产厂和位于勒克瑙的燃料机械仪器设施生产厂负责其余的部分。

  HAL表示将最终完成整个苏-30MKI系统的全面国产化,但是从HAL自上世纪60 年代按许可证生产的米格-21到今天依然没办法做到全面国产化的情况去看,完成这一目标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实际上苏-30MKI从性能上来讲的确是一种十分好的战斗轰炸机,只是大量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又只有少数的时间用于测试就交付给印度空军使用,所以飞机一直无法达到完善的地步。再加上印度空军糟糕的后勤维修能力,使得苏-30MKI毛病百出纠纷不断。但无论怎样苏-30MKI都将使印度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获得前所末有的提高,就目前看来它在空中优势方面在南亚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

  苏-30MKI是由苏霍伊设计局和IAPO共同研制的,总设计师拉科维奇还参加过苏-33和苏-35的研制工作。与常规型苏-30相比,在苏-30MKI的气动布局中增加了全动前翼形成了“静不稳定三翼面布局”。前翼也由飞控系统控制,能够在负50°/正10°的范围内偏转。除了能改善大迎角操纵性和稳定能力外,苏-30MKI已完全消除苏-30K在类似状态下驾驶和瞄准时的抖振。前翼还能完成一系列其他重要功能,包括能前移空气动力焦点,从而极大地降低静安定性。飞机的不安定程度在有外挂时会根据载荷的不同而改变,通过运用前翼就能够控制其不安定程度。在湍流大气层低空飞行时,前翼是纵向振动和抖动的主/被动“减震器”,这就大大地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减小了机体载荷,增强了舒适性,尤其是在颠簸情况下提高了飞行员的作战能力。飞机上所采用的空气动力改进举措,能够降低机身和翼根部分载荷。这样一来,同样也能够在末增强机体结构的情况下保障获取持续过载达8.5g。

  飞机根据一体化空气动力布局研制。按此布局,飞机的机身和机翼形成一个统一的升力机体。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机动时的高升力系数和良好气动性能,同样能保证跨音速和超音速时较低的波阻。此布局的特点是机身沿翼展平缓过渡到机翼,能确保更合理地使用飞机内部容积(包括增加燃油箱)。与苏-27UB中上,苏-30MKI飞机上的方向舵面积有所增加。机身主要由铝合金制成,也大量使用了钛合金。机翼前缘后掠42°,前缘襟翼可自动偏转。飞机座舱里配备了K—36M弹射座椅。沿用了苏-30的空中加油装置。

  苏-30MKI装置有两台带有轴对称亚音速单铰接式可转向尾喷管,可保证正负15°角垂直平面范围内推力矢量偏转的AL—31FP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2X12,500千克)。可转向喷管控制管理系统传动部分的能源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提供。AL—31FP带有随动装置,随动装置与飞机电传操纵系统电路交连。飞行员只使用发动机油门杆操纵动力装置,而喷管转向则按照电传操纵装置的指令,根据飞行员操纵飞机驾驶杆的情况和飞行条件自动完成。两台AL—31FP可保证苏-30MKI在迎角90”、速度接近零时能有效控制飞机。

  在进行所有可能的机动飞行时和在超机动状态,这中间还包括在接近零速度和动态负速度的情况下,苏-30MKI的动力装置都能稳定地、无喘振地工作,这是由于所采用的低压压气机稳定性由第四级保证。为此,在低压压气机中装入了可调进气导流环,该导流环叶片的定位角可以在负30°-0°范围内变化,来保证压气机的第一级在远离失速条件的最佳状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低压压气机几乎感觉不到由超音速尖唇进气道产生的气流不均匀性。由于外驳中装有气/气热交换器,在AL—31FP发动机中几乎不存在加力燃烧室与低压压气机之间的音响反馈,因为无论是压力扰动,还是加力燃烧室脉动,都不会进入低压压气机。这样使装置AL—31FP的飞机可以用尾巴朝前的状态飞行。所有这些这使苏-30MKI具有超机动性能力,大幅度的提升了飞机在空战中的机动性。

  根据印度空军的要求,在飞机上配备有法国和以色列生产的机载电子设备,这中间还包括法国赛克斯坦公司生产的VEH3000平视显示器(HUD)和大气计算机。座舱内配备了两大两小的MFD—55多功能液晶彩色显示器(LCD),该显示器能显示数据库输出的三维或二维地形图,能将攻击地面目标的补充信息输入到改装的平视显示器上。该显示器还可实现目标识别,使雷达影像和光电雷达影像与数字地图重叠。采用法国的LVT数据琏总线,任务计算机由印度自行研制。导航系统为法国通用电气设备与机械公司(SAGEM)的GPS/INS,这是一种能与俄罗斯GLONASS禾美国GPS系统协同工作的卫星导航装置。

  该系统纵向通道为四余度,侧向通道为三余度。为了更好的提高可靠性,电传操纵系统中的所有计算机同时工作。飞控软件由俄罗斯编写,印度方面曾要求参加编写工作但被俄方以印度缺乏这一方面的经验和专业方面技术能力所拒绝。话说回来,号称头号软件大国的印度到今天也没有成功开发出一套电传操纵系统所用的飞控软件。苏-30MKI所使用的综合电传操纵系统能完成各种飞行操纵任务,控制发动机推力,使飞机自动改出螺旋。座舱里配装有标准的中央驾驶杆和移动式发动机油门杆。

  飞机使用的雷达和火控系统是由位于茹科夫斯基市的NllP公司(仪器制造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装有N011M无源相控阵天线MK雷达综合瞄准系统,代号“雪豹”。数据处理计算机由印度自行开发,雷达总设计师是别基尔巴耶夫。雷达对单个目标的最大搜索角度是方位角正负70°,俯仰角正负40°,对5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的迎头搜索距离为120~140千米,尾追搜索距离分别为60千米,对桥梁的探测距离是80~120千米,对坦克集群的探测距离为40~50千米,对驱逐舰的探测距离是120~150千米。可同时跟踪24个空中或地面目标,雷达最大探测距离精度为10米。

  飞机上装有带抗振接收机和安装新数字软件的长寿命致冷系统的新式OEPS—30光学雷达,它是由乌拉尔光学机械厂生产的,红外器件为52SH。系统可根据目标的红外辐射源搜索、探测和跟踪空中目标,当飞行员目视观测可见目标时,用于确定可见目标坐标、测量距离,并完成瞄准空中和地面目标的任务。OEPS—30的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用于在60°方位角和12°高低角视场内进行自主搜索空中目标,在简单气象条件和中空、对发动机在“最大”工作状态的米格-21一级的飞机目标发现距离达60千米,在3X3°区域内,自动截获距离不小于发现距离的70%,并能在瞄准线°/秒范围内自动跟踪空中目标。红外探测仪和激光测距器在内的光电雷达及抗于扰引导设备可根据地面指挥所的命令,在指令状态将飞机导向目标。

  苏-30MKI的机载武器包括苏式飞机上传统的30毫米机炮,12个外部挂点可挂载8,000千克的各种武器,包括主动雷达制导的R—77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半主动雷达制导或被动红外制导的R-27系列中程空空导弹,近距红外制导全向格斗的R—73空空导弹,Kh-31A空舰导弹和Kh—31P反辐射空地导弹,Kh—29系列空地导弹,100、250、500千克航弹和集束炸弹。飞机翼展14.70米、机长(不含空速管)21.94米、机高6.36米、机翼面积62.04平方米。空机重量17,7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25,6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5,000千克、机内油箱燃油9,400千克。飞机最大平飞速度2,12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7,500米,航程3,200千米,作战半径为1,400千米。

  实际上第一架双座型苏-27UB教练战斗机是由阿穆尔共青城加力林厂(KnAAPO)于1984年和苏霍伊莫斯科试验生产厂联合制造出来的。后者直属苏霍伊设计局,该厂负责新型飞机的试制和改进型飞机的改装工作。第一批交付部队使用的苏-27UB也是由KnAAPO生产的,该厂也是苏-27系列飞机的主要生产基地。

  KnAAPO成立于1934年,在航空界的编号为1·26厂。该厂的第一批产品是图波列夫设计局的P—6侦察机。1938年,该厂开始生产伊留申设计局设计的伊尔-4远程轰炸机及其改进型。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126厂总共生产了2,700架伊尔-4,有力地支援了苏军的作战行动。战争结束后126厂开始生产里-2运输机,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开始转产喷气式飞机,最初的产品是米格-15比斯战斗机,尔后开始生产米格-17系列飞机。当时大量装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米格-15/17飞机就是由该厂生产的。126厂还直接负责支援在中国的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米格-17飞机。到1958年126厂共生产各型米格-15和米格-17近3,000多架。

  五十年代中期,随着苏霍伊设计局的重新恢复,126厂开始负责生产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出来的超音速战斗机。1958年3月第一架量产型苏-7攻击机首飞成功,这是由KnAAPO产出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战斗机。两年后苏-7B开始大量投入生产,整个苏-7系列一直生产到1971年。这样一个时间段126厂正式更名为“加加林远东机器制造厂”,与此同时可变后略翼的苏-17飞机进入批量生产。1972年装有推力更大的AL-21F-3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上也更为先进的苏-17M成为该厂的主要产品。

  两年后KnAAPO开始生产改进型苏-17M2飞机,该机装有新型机载设备并可挂载空地制导武器。1976年该厂开始生产增大油箱和战斗效能的苏-17M3和苏-17UM战斗教练机。1980年,配备有数宁式瞄准导航综合系统的苏-17M4被制造出来。同一时期,苏-17的出口型也在KnAAPO投入生产。1972年开始生产供东欧国家使用的苏-20(苏-17M出口型)战斗轰炸机。1976年开始生产苏-22飞机(装有R-29涡喷发动机的苏-17M2飞机改进型)。1978年开始生产苏-22M和苏-22UM飞机(苏-17M3和苏-17UM的改进型)。这些飞机被广泛出口到华沙条约国家、阿拉伯国家和秘鲁。KnAAPO批量生产了15种苏-17改进型飞机,生产总数达2,500多架。

  除了出口之外,苏-7和苏-17系列飞机主要装备前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部队。在这期间KnAAPO没有为国土防空军生产过任何型号的飞机。

  苏-27飞机批量生产的筹备工作始于1976年,因为新的战斗机在结构和工艺方面与当时工厂正在生产的苏-17飞机大相径庭且政府规定的转产期限又比较短。KnAAPO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才达到生产苏-27飞机所要求的工艺和技术条件。在标准型苏-27战斗机投入批量生产后,KnAAPO于1985年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型苏-27UB双座教练战斗机并交付部队使用。1989年又试生产了苏-27K舰载战斗机。

  KnAAPO成为航空系统中生产苏-27系列所有单座型战斗机的唯一厂家。除批量生产的飞机外,KnAAPO与苏霍伊设计局密切合作,参与了苏-27系列飞机中几乎所有样机的制造工作。从1992年开始,KnAAPO开始投入到苏-27M多用途战斗机的研制任务中,所有的苏-27M(苏-35/37)原型机都是由KnAAPO制造出来的,包括苏-35UB双座教练战斗机。九十年代末期,KnAAPO开始批量生产苏-27K/33舰载机和苏-27KUB舰载战斗教练机,以及苏-30MKK多用途战斗机。

  前苏联领导层是考虑到KnAAPO的生产任务过于繁重,才将苏-27UB的生产任务转移到伊尔库斯克飞机生产联合股份公司(IAP)的。与KnAAPO本比,IAPO问样是前苏联航空界老资格的生产企业,而且与苏霍伊设计局的开山鼻祖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有着一段渊源。

  IAPO同样成立于1934年,当时生产的是CB飞机和由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亲自参与设计的伊-14战斗机,当时苏霍伊设计局还没有建立。1941年IAPO转产PE—2俯冲轰炸机,同时也生产伊尔-4轰炸机。在战争的后期,IAPO还生产了叶尔-2远程夜间轰炸机。

  卫国战争结束后,工厂投入图-2飞机的生产,紧接着在1951年开始生产图-14喷气式中程轰炸机,这是该厂生产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在准备生产图-14的时候苏霍伊设计局因为苏-15(旧苏霍伊局的编号,苏局恢复后重新进行了飞机编号排列)研制失败被解散,苏霍伊本人被下放到IAPO劳动改造。IAPO的工厂厂长扎日吉十分看中苏霍伊的自身能力,将组织生产图一14的工作完全交给苏霍伊负责,两人也因此成为莫逆之交。在1953年5月苏霍伊设计局恢复后苏霍伊任命他为苏霍伊设计局莫斯科试验生产厂的厂长。

  从1953年到1957年,IAPO参与了著名的伊尔-28前线轰炸机的生产工作。这种前线轰炸机大量装备前社会主义国家并一直服役到今天。五十年代末开始,IAPO 组装生产出第一批安-12中型运输机,这是IAPO生产过的最大型飞机,与此同时还生产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克-28多用途飞机。1961年以后,安-24支线客机开始在IAPO投入生产,这种飞机曾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集团国家,中国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生产出运七型飞机。不过在IAPO产量最高的是六十年代末开始生产的米格-23UB战斗教练机和米格-27攻击机。一直到1985年,IAPO总共生产了近800架米格-23/27飞机。作为远东地区的飞机制造厂,IAPO自进入喷气时代以来几乎参与了前苏联所有主要设计局的机型生产工作,这在前苏联的航空系统中是相当罕见的。这也证明了IAPO有着极强的转产和适应能力。

  从1986年开始,IAPO转产苏-27UB战斗教练机。这一年的9月10日,IAPO制造的第~架批生产型苏-27UB的检验飞行由IAPO的试飞员布拉诺夫和伊万诺夫完成。之后IAPO就作为苏-27UB的专门生产单位为空军和防空部队生产这种大型战斗教练机。在苏联解体后,苏-27被允许出日。IAPO也参加了向外国军事订购人提供苏-27UB战斗教练机的生产工作。

  虽然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本人曾经在IAPO工作过,但该厂在苏-27UB之前没有生产过任何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飞机。也没有参与过苏-27的研制过程和样机的生产制造。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KnAAPO首够完成军方苏-27的生产任务,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就想当然地将苏-27UB的生产工作调到了IAPO。从历史条件上来说,IAPO远不如KnAAPO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的关系紧密。再加上IAPO本身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研制能力,这为日后IAPO和苏霍伊设计局之间因苏-30KN造成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从KnAAPO的立场来说,在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自己本身的生产任务都忙不过来,对于将自己开发出来的苏-27UB转移到别的工厂并没什么太大的意见。可是在苏联解体,军方大幅削减甚至中止军事技术装备采购的窘境下,少完成一架苏-27的出口生产任务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全厂工人少发一年的工资,这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只是在苏霍伊集团上层的强大压力下,KnAAPO才没有恢复苏-27UB教练机的生产线,虽然这对后者来说是易如反掌。

  除了以前提过的外国军事订购人采购了大批KnAAPO生产的苏-27飞机外,越南、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国都已经采购了IAPO生产的苏-30系列飞机。对于IAPO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反过来讲就是KnAAPO的痛苦。

  在向印度推销苏-30MKI获得成功后,IAPO在苏-30的基础上发展了苏-30KN飞机。与苏-30MKI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编号“蓝色302” 的苏-30KN进行了首飞。这是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苏-30KN原型机。苏-30KN是苏-30系列中最简单的改进型号。由于完全利用苏-27UB的机体、动力装置和飞控系统,从外形上来看苏-30KN与苏-27UB没有一点不同,只是将武器挂架做调整以挂载大型空地武器。另外将原来的N001E雷达换装为PERO相控阵雷达天线,不过即使有订货,雷达的改进工作也要在38个月之后才能完成。实际上302号机本身也不是全新制造的,而是IAPO在原先用于测试的苏-27UB的基础卜改进而成的。这架飞机卜有重新设计的座舱系统,包括有三个液晶显示屏,其中两个MFI—9型显示器的尺寸为17.8厘米X12.7厘米,另一个小一些的显示器安装在它们中间,座舱内仍保留了备份的传统仪表。

  苏-30KN在一开始就没有正真获得苏霍伊设计局的支持,而且是在后者的强烈反对之下,完全依靠IAPO自力完成的。IAPO研制该机的目的是为了与KnAAPO争夺外国军事订购人的出口市场,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自然使苏霍伊设计局感到不快。苏局怕因此激怒好不容易拉到的印度客户。虽然苏-30KN没有采用任何为苏-30MKI研制的新装备,但苏霍伊高层依然担心新德里会因此产生不快。同时苏-30MKI在研制和交付使用的过程中已经有太多的麻烦了,在这一情况下再去激怒印度人实属不智。

  苏霍伊公司第一副总经理、苏-30MKK战斗机的项目总师柯内舍夫在接受中国《环球时报》记者石丁先生的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批评苏-30KN是IAPO中一群不切实际的人搞出来的不切实际的项目,是注定没有前途的“烧钱工程”。似乎是为了即证柯内舍夫的线KN首飞成功到今天没获得任何订单。不过IAPO在这个型号的基础上开发了供印度尼西亚使用的苏-30MK,这一次苏霍伊设计局负责提供技术支援。

  苏-30KN虽然没有从KnAAPO手中抢走任何订单,但也为后者敲响了警钟。原来竞争者不但来自西方,自家人照样会来挖墙角。KnAAPO拒绝再与其他兄弟厂分享自己的成果,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所有“侧卫”新改型,只要是由KnAAPO负责研制生产的,其教练型也将由KnAAPO自行负责。这中间还包括为海军航空兵的苏-27K研制生产教练型苏-27KUB,和为苏-35/37飞机生产教练型飞机。前面提到过,苏-35/37飞机的试生产工作是由KnAAPO和苏霍伊设计局联合进行的,而不是直属的莫斯科试验生产厂。在生产了将近12架苏-35飞机后,KnAAPO在九十年代末期生产出第一批苏-35UB双座教练/攻击战斗机。编号“蓝色801”的苏-35UB于1998年完成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