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九直播回放的网站! 关于我们 | > 小九直播回放 | > 小九直播在线观看 | > 生产设备 |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 >

小九直播回放-有一手生产加工、定做多种聚乙烯板材

多种链条导轨、PP板、聚乙烯板材、尼龙制品等产品
小九直播回放 服务电话 13395343281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服务电话:0534-5545888

传真:0534-5545888

手机:13395343281

邮箱:sdjths@163.com

地址: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56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小九直播在线观看

群智咨询:京东方3年内取代LGD成全球面板龙头;LGD海外首个OLED项目落子广州;液晶面板配套国产化之急迫


来源:小九直播回放    发布时间:2023-10-18 17:46:59

  原标题:群智咨询:京东方3年内取代LGD成全球面板龙头;LGD海外首个OLED项目落子广州;液晶面板配套国产化之急迫

  继富士康携夏普斥资610亿元宣布在广州上马10.5代8K显示项目之后,又有一个国际巨头准备在广州大干一场。

  近日,韩国显示面板巨头LGD公布了约900亿元人民币的OLED资本预算,将在韩国投资10.5代和6代OLED面板生产线代OLED面板生产线。此前,LGD已在广州投建了一条8.5代液晶面板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数显示巨头对OLED产业投资热情正酣。富士康日前刚刚宣布将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格林菲尔德设立8K显示屏工厂,并计划在美国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该项目将于2020年内落成。此外,国内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也慢慢的开始在OLED上高歌猛进。

  LGD海外加码豪赌OLED用意何在?国际面板巨头为何纷纷花落广州?巨头的抢滩又会对OLED产业和彩电格局带来什么影响?

  日前,韩国显示面板巨头LG Display宣布了新一轮面板资本预算,引发关注。按照LGD的规划,其到2020年将在OLED生产线亿元人民币。其中,将在韩国投资10.5代大尺寸OLED和6代OLED面板生产线各一条,并在广州上马一条新的第8.5代OLED面板生产线。按照LGD的计划,新生产线万片。

  值得一提的是,LG Display方面表示,将会通过合资形式在中国提高大型OLED面板的产能,而这是LGD首次在海外建立OLED面板线。有消息指出,该项目投资金额将超过 7.5万亿韩元(相当于450亿元人民币),这一金额或将超过在韩国建厂。

  LGD方面人士接受时代周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LGD上个月发布了在广州投建大尺寸8.5代OLED产线的消息, 未来将会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2兆6千亿韩元(155亿韩元), 其中LGD出资1兆8千亿韩元(相当于107亿元人民币),占总注册资金的70%。至于剩下的30%资本有谁入局,暂未有准确信息可以透露。

  LGD的业绩大部分依赖于其OLED电视屏幕技术,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的持续上涨,和来自苹果订单的刺激,LGD业绩、市值双双飘红。LGD 2017财年第二财季纯利润是7370.00亿韩元,同比增长978.26%;营业收入为6.63万亿韩元,同比上涨13.22%,这也给LGD启动新一轮OLED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TCL、创维、康佳等传统彩电厂商纷纷落户广东,形成了彩电制造集群效应,广东成了彩电大省。目前,由于广东省政府的支持,显示技术亦成为广东的新标签。华星光电、深天马纷纷加速布局面板产业,富士康亦携夏普斥巨资在增城上马10.5代8K项目。

  奥维研究院院长张彦斌向时代周报记者谈道:“ LGD加码海外OLED布局是有深刻战略考量的,仅仅蜗居于韩国本土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出去布局海外,才能真正打开市场,体现OLED真正的价值所在。其次,国际巨头们纷纷落户广州,是因为广州周边有OLED生存的土壤。比如,创维是国内推广OLED的急先锋,在深圳距广州较近,布局这里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

  此前,LGD OLED事业部社长吕相德曾对外预测,到2018年,中国市场占OLED销量占LG公司OLED电视整体销量市场占有率将超过欧美,达到2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认为,LGD此次在广州投资与LGD的发展的策略有关。LGD坚持大尺寸OLED面板生产,认为要想把OLED面板做起来,必须把中国市场做起来,LGD主要的电视合作伙伴在中国,一旦在中国建厂,开发中国市场会便利很多,同时能降低成本,从而降低OLED电视价格,到时候,整个OLED电视市场会快速启动。

  奥维云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OLED电视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只有0.2%,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OLED电视面板供应不足、价格较高,仍制约着OLED电视的普及。

  业内人士指出,LGD在中国大手笔押宝OLED面板,背后是OLED产业在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乐观的预判。

  在张彦斌看来,像LGD、索尼,包括三星都开始布局OLED,说明一个问题,就是OLED作为彩电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明确,或许就此结束了技术路线的纷争,开启全面推广OLED的新时代。

  在OLED彩电阵营里,目前,LG、创维、康佳、索尼、飞利浦、长虹等厂商已纷纷提刀杀至。

  创维方面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供应链方面来讲,目前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厂商都在做OLED,创维去年也和京东方合作,推出了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OLED电视。随着供应链的成熟,未来OLED彩电有望成本松动,价格下降。同时,随着更多企业加入OLED阵营,产品丰富度提高,OLED电视的市场接受度和份额会慢慢的高。

  根据韩国新闻媒体报道,LGD OLED大屏良品率已接近80%,可见OLED已经克服了技术短板,产能即将释放。

  奥维云网数据指出,今年1-5月份,OLED线%的增幅。同时,奥维云网预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OLED面板全球的出货量将达150万片,同比上升78%。

  有分析指出,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本土液晶面板企业也在研发OLED电视面板,LGD的OLED面板线落户中国将使他们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刘步尘认为,一旦LGD在广州的OLED项目实质性启动,将对京东方等国内面板巨头形成严重挤压,毕竟京东方也准备进入大尺寸OLED面板领域。因此,中国面板企业一定要有危机意识,抓紧时间推进OLED产业布局,争取在LGD之前形成实际产能,毕竟,“狼来了”。 时代周报

  集微网消息,群智咨询预估2020年,大陆面板厂京东方6代线以上的液晶面板产能将超越韩国LG显示器(LGD),成为全世界产能面积最大的面板厂。

  群智咨询表示,京东方科技集团日前宣布,在武汉投资第2条10.5代线,将大幅度的提高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的竞争力。

  群智咨询认为,受更新需求的带动,全球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稳步增长,整体面板出货的面积持续增长,2016年全球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大幅度增长2.1寸,但2017年受到先前价格大大上涨的抑制,平均尺寸增速放缓,预计全年平均尺寸为44.1寸,增长1.4寸。

  不过,群智咨询预期2022年,全球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超过50吋,全球电视面板朝大尺寸稳步推进,为10.5代面板产线带来机会。

  群智调查,未来5年内,至少有6条10.5代超高世代线代以上生产线的产能占高世代产线%,成为电视面板生产的主力。

  群智认为,目前65寸和75寸面板主要在6代至8.5代线生产,切割效率较低,但在10.5代线片,切割效率将大幅度的提高。 随着65寸、75寸等大尺寸面板逐步成为下一个主流产品,因10.5代线具备大尺寸的经济切割效益,将引导全球电视面板的生产往更高世代产线.核心仍被外企掌控,凸显液晶面板配套国产化之急迫;

  7月底,广西晶联光电与深圳华星光电共同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晶联光电的ITO靶材在华星光电G4.5中试线年上半年完成并顺利通过认证,后续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G8.5高世代TFT产线上的合作探讨,携手推进ITO靶材在新型显示面板产线的国产化配套应用。这是我国显示产业发展到今天,面板上下游企业互相促进的又一个努力。随着中国大陆在显示面板产业的布局和投资的加大,国际显示产业的格局已经从原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主导,向中韩主导的趋势发展。至2020年前后新建产线产能全部释放,中国大陆将成为全世界显示面板产能最大的区域。中国慢慢的变成了显示大国,但还不是显示强国,其中一个明显的欠缺就是面板上游的配套能力还很弱,本地化供应很少。中国电子信息核心基础产业需要由下游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拉动。

  过去几年,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引导下,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企业积极导入国内材料和设备,带动上游液晶材料、玻璃基板、掩模版、钼靶等配套企业的发展,使上游原材料、装备的国产化配套比例不断增加。

  在玻璃基板方面,国内的彩虹集团、东旭集团等本土企业大力推进玻璃基板国产化,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小尺寸面板市场占有率已达80%。近日,彩虹实现了国内首条G7.5 TFT-LCD基板玻璃的规模量产,为G8.5以上基板玻璃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掩模版方面,小尺寸面板生产线掩膜版制备企业主要有深圳清溢光电股份公司、长沙韶普铬版有限公司、深圳和成都路伟光电公司等。今年黄石惠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华版掩膜版项目,主要生产高世代(G8.5、G10)TFT-LCD用掩膜版。

  在钼靶方面,四丰电子TFT-LCD/AMOLED用高纯度宽幅钼靶材技术填补了国内宽幅钼靶(1800mm)空白,成为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而晶联光电的ITO靶材也实现了在面板行业的批量供应,也打破这一些产品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四丰电子生产的高纯钼靶材,不但在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大型显示面板企业批量应用,而且连续数年服务于国内外多条8.5代、6代等液晶面板生产线上,已成为中国钼靶主力供应商。晶联光电也紧跟步伐,不断将ITO靶材导入国内G8.5、G6、G4.5等产线当中。

  在设备方面,杭州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已研发出LCD显示屏光电检测系统、LED背光源/显示屏光学性能检验测试系统、平板显示器光电性能测试仪、显示屏视角光度/色度特性测试仪等测光设备,参与并牵头制订相关国际标准。欣奕华洁净搬运机器人大多数都用在平板显示生产线的玻璃基板搬送,该产品洁净度控制、运动速度和精度、可搬运基板尺寸及重量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上述领域的空白。同时,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地推进曝光机等设备国产化。

  在液晶材料方面,涌现了如石家庄混晶厂商江苏和成、诚志永华、八亿时空以及单体制造商烟台万润、西安瑞联、安徽的欣奕华等一大批企业,它们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术,其中液晶中间体、单体以及TN、STN类混晶已在全球占了重要地位,并在TFT类混晶的研发、产能扩张方面加大投入。目前我国已突破液晶材料的技术专利垄断,正加快国产化进程,国产化比例已从5%提高到20%以上,产能、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表示,这两年,江苏和成与诚志永华等液晶材料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不少自主专利,同时,国内中电熊猫和华星光电提高了液晶材料国产化的采购比例,江苏和成与诚志永华市占率也在提升。其中江苏和成混合液晶国产化率已达到16%,诚志永华单色液晶材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可达50%以上,TFT-LCD用液晶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15%左右。而特种电子气体、各种试剂等化学品基本实现国内企业自主供应。

  尽管这些年我国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配套材料和装备核心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水存在差距,在上游配套的关键技术、核心专利和市场开拓方面仍面临着不小的障碍。

  日本、韩国在上游材料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力。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奎指出,国外材料企业大部分为百年大企,占据行业先机,而且研究和经营的领域大而全,在资金和技术积累上优势显著,专利保护也相对严密,而对于国内材料企业来说,起步晚,且专攻单一领域,不论在资金、技术积累还是专利方面,都难以与国外行业巨头对抗。

  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投入技术研发的实力有限以及下游用户对材料产品的测试、认证周期长等原因,材料的生产和产业化能力未形成优势,与国外上游同类企业相比有较大的技术和品质的差距。王奎指出,液晶材料在整个面板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虽然作用很关键,但面板厂商对于其国产化的动力不足,也是国产化比例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

  而且随着显示产业总产能的增加,竞争加剧,导致原材料价格、设备价格急速下跌,在国内企业未形成规模生产优势,面板企业采购价格已跌至这些国内材料生产企业成本线以下,对国内新兴的上游企业来说举步维艰。

  天马副总裁朱燕林指出,虽然a-Si液晶材料国产化配套比例较高,很多都突破50%,但是LTPS液晶材料国产化配套比例稍低,主要是玻璃基板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从全球TFT-LCD用玻璃基板市场上看,90%以上的份额集中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板硝子等几大厂商手中,欧洲也有几家公司可以生产,却多是与日本厂家合作,份额尚不足1%。其中,康宁占据了全球42%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其次是日本旭硝子、板硝子、电气硝子。

  袁桐指出,在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及AMOLED生产线配套的TFT无碱玻璃技术工艺及生产技术上,短时间内实现国产化配套还有较大难度。

  同样,设备国产化进程十分艰难。上海凯世通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炯指出,国内面板企业更青睐于有量产经验的国外设备,因为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扩大产能,而国产设备还很初期,对于面板企业来说没有吸引力。因为如果设备做不好就会浪费面板企业资源,如果做成了效率也不如国外产品,对面板企业来说都存在风险。

  欣奕华科技集团总经理张弥也表示,面板制造对精密度、洁净度等要求较高,加之上述领域国内的设备供应链尚未完善,面板企业对国内自主研发装备和材料的采用一般持谨慎态度。

  杭州浙大三色仪器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乔波指出,目前检测设备国产化程度不是很好,像美能达、拓普康、IS等品牌的设备虽然费用较高,售后服务不便捷,但是显示企业更加迷信进口产品,对国产检测设备的推动不是很有利。

  总之,与液晶面板数百亿元的大笔投资不同,国内材料和设备的投资和研发都是小打小闹,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清新指出,我国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非关键的设备研发上,工艺设备难以实现突破,液晶材料企业也不多,国内显示产业供应链仍然很弱。

  但是显示产业的国产化配套对于全方位提升国内面板企业的竞争力十分关键。“液晶面板行业存在一条‘微笑曲线’,上游配套产业处于‘微笑曲线’的最顶端,而液晶面板则处于底部。实现液晶材料和装备的本土化,对于提升面板毛利率具有最重要的作用。”龙腾光电执行副总李宏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

  行业间流传着韩国十年前的一种说法:三星、LG活不了是政府的责任,而配套企业活不了则是三星、LG的责任。韩国将面板产业上下游看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梁清新表示,我国应该重新定义面板企业的贡献,不只停留在做强自身,引领全球,还要看面板企业对电子信息基础产业的实质性拉动作用。

  他建议,在《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应该重点支持显示产业配套的发展,让面板企业带动供应链发展,建立属于自身个人的生态链。

  其实,我国政府早就对面板企业使用国产材料有一定的要求,这对提升国产化配套比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袁桐表示,如果光靠面板厂商支持上游企业,没有国家项目支持,要逐步提升国产化配套比例难度较大。

  她建议,要形成良好健康的产业生态链,需要政府在研发专项上增加更大的比例扶持上游企业,同时通过联合开发项目(面板企业+材料/装备企业绑定)的扶持方式,促进面板企业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关键材料和装备国产化进程中,适时调整进口关税比例,支持国内成长期的上游企业。同时,通过税收返还的方式,鼓励上游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面板企业一同努力承担国际竞争成本压力。

  江苏和成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宋晓龙表示,需要把提升国产化率目标作为持续推进的战略性工作。目前液晶重点企业在专利、生产、质量控制方面已经追上国外厂商的水准,但国外厂商利用模糊的专利概念,在商务上进行不当干扰,是目前国产比例上升最大的阻碍之一。希望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加大国内面板的国产化比例要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对不当专利干扰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国产材料有公平的市场环境。

  对已形成完整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及产能布局的国内显示材料供应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强化龙头效应,形成国产化材料企业更大优势。鼓励国内材料厂商加大自身建设力度,加强研发实力、制造实力,形成技术、质量、成本、盈利多赢的局面。

  就具体的产业政策,张弥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对上游设备制造商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方面应对上游材料装备制造商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研发创新,实现材料的国产化;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下一代新型显示(OLED)设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国内企业提前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鼓励有实力的公司进行自主创新,实现新型显示核心装备国产化。

  二是希望政府能够充分推动产业上下游的配套建设和产品验证。给予支持推动国产化设备认证的面板企业政策支持,缩短国产化设备认证周期,加快国产化产品的应用和发展速度。

  三是面板制造核心设备制造业人才短缺,行业内高品质人才往往集中于面板制造业,希望能给予装备制造业吸引人才方面的政策。

  四是希望政府能设立工艺、设备和材料验证研发平台。整合行业内的企业与高校研发资源,对新技术进行充分的材料和设备的评价,同时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打破国外公司的专利壁垒。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慢慢的变成了显示大国,是全球显示行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技术与产品迭代的关键时期,我国显示产业未来走向引起较大关注,也产生不少争议。为推动我们国家显示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全面、正确认清我国显示产业面临的局势,中国电子报特推出“砥砺前行,迈向显示强国”系列报道。 中国电子报

  集微网消息,IHS指出,除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iPhone采用内嵌式触控面板之后,智能手机液晶屏幕采内嵌触控比例已近7成,玻璃或薄膜外挂式触控面板已非主流。IHS表示,2012年苹果(Apple)采内嵌式触控面板(in-cell)的智能手机量产,为内嵌式触控在消费市场上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后来几乎所有面板厂都提出了内嵌式方案。

  IHS认为,自2012以来,接下来的5年里,内嵌式的触控结构成为产业关注焦点,2017年更有机会在手机应用上达到近70%的出货比重,原先玻璃或薄膜触控的选择,早已不再成为消费性电子产业内线年智能手机产业最新的线的屏幕比例,以及显示屏幕的指纹方案,这两个潮流将为智能手机显示屏幕,在人机接口再推进一大步。

  08月11日消息,吉林奥来德与日本半导体能源所合作。国内OLED发光材料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进行专利合作签约,联手抢占中国手机显示技术制高点。双方此次合作,奥来德公司将取得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在OLED(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向的专利在中国境内的专利实施许可权,用以投入OLED新型显示材料的生产。奥来德董事长轩景泉说,通过我们对日方专利的吸收,能大大的提升我们自身的显示材料研发、合成能力,缩小与国外先进OLED材料研发机构差距。同时,降低国内OLED下游面板厂家应用国外专利材料的过高成本,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有效促进下游OLED显示屏面板企业快速的量产,帮他们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可应用在显示与照明领域。尤其在显示领域可谓开启了全新的“视界”。它突破形态的制约,获得更自由的表现,以艺术的方式,将我们的想象力无限延伸。它能做成像纸一样薄,有柔性的显示屏。它超越视觉感官,把显示器的所有想象变为现实,实现了长期以来,我们渴望所见即所得的梦想。它以更加轻薄的形态,显示快、功耗低,在显示领域,实现人与技术的无缝对接,创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取代目前大众普遍应用的LED(液晶)显示屏的下一代产品,OLED主要使用在在手机、电视、平板、移动显示设备、汽车显示设备等方面。据悉,目前国内OLED面板6代量产线亿元。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干OLED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是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正式公布的《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国内外OLED量产线。该公司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3项,美国及PCT专利13项,并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国家项目50多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心产品稳步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远销日韩、欧美等国际市场。

  日本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是从事半导体装置和材料等技术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奥来德董事长轩景泉说,在资源全球配置、生产国际分工、技术分布失衡的当今国际经济秩序下,跨国合作是大势所趋。双方的合作,将使日本的研发技术优势与中国的产业化生产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完美地结合。 数字标牌网

  晶门科技近日宣布推出新的触控显示集成(TDDI)IC—SSD2023U。 该IC支持全高清+(FHD+(1080×2160)内嵌式LTPS面板技术,可捕捉市场新趋势无边框及18:9屏幕长宽比的高分辨率智能手机。SSD2023U的突破性设计和功能,有助LCD制造商和智能手机生产商克服挑战,将主画面及指纹按钮融入屏幕内,实现显示面积最大化。 该TDDI IC的Chip-on-Film(COF)设计,有别于传统的Chip-on-Glass(COG)设计,有助实现最佳的无边框显示。 目前市场上最高端的所谓无边框智能手机,采用了传统的COG设计,实际上达至两侧和顶部无边框,而底部则有4~4.3毫米窄边沿。而该IC的电路设计采用了高速多任务技术,实现Chip-on-Film(COF)设计,有助底部边框进一步减少至只有2.7毫米,让最终用户体验更接近完全无边框的显示。 此外,COF的单层设计有助达至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最小化。

  该TDDI IC的专利maXTouch屏幕触控技术具备其几项特点,如支持尺寸最小1.5毫米的被动触控笔,高讯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超过50dB),超快触控点报率(120Hz),清晰区分手指、手掌和拇指,让用户能握住手机并一起进行页面滚动的操作而避免误触。 新电子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